南充市人民政府印發《南充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規劃(2022—2026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規劃期限為2022年—2026年。
截止2021年末,全市“1+9”工業園區〔即南充經開區和9縣(市、區)工業園區〕規劃面積186平方公里,建成面積78平方公里,實現產值2745億元。目前,擁有省級經開區8個(南充經開區、高坪、西充、南部、儀隴、閬中、蓬安、營山),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個(南充高新區)。其中,南部經開區被認定為“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”,南充高新區被認定為“省級‘5+1’重點特色園區”,西充經開區、營山經開區被認定為“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”,航空港經開區、南部經開區、閬中經開區被認定為“四川省院士(專家)產業園”。
發展目標
力爭到2026年底,全面提升“低成本、低門檻、高補貼集聚產業”的1.0園區,建成7—8個“主導產業明確、技術密集型企業集聚”的2.0園區,突破突圍1—2個“以提高功能復合率和宜業宜居度為導向”的3.0產業功能區。建成一批規劃科學、特色突出、產業集聚、用地集約、質量效益顯著的特色產業園區。
——園區建設指標。到2026年底,全市產業園區建成面積拓展至150平方公里,產業園區標準廠房面積突破300萬平方米,企業畝均投資強度提高30%。
——主要經濟指標。到2026年底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戶,工業集中度提高至80%;園區實現產值突破4400億元,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%以上;上繳稅收突破86億元。
——創新驅動指標。到2026年底,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比提升30%,爭創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戶,建成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60戶。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個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、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個、成渝合作示范園區2個,省級“5+1”特色園區3個。
——綠色發展指標。到2026年底,現有園區企業全面淘汰燃煤、燃油鍋爐,生活污水、垃圾、工業廢水、危險廢物處置率達到100%,工業固廢妥善處置,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75%以上。